close














1998年,安大略省,肯特維爾鎮,聖十字小學。


  讀小學一年級的萊恩.赫傑克這一天心情不太好,他剛聽到一件讓人難過的事。

  老師告訴大家,世界上有些地方的人生活很困苦,其中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是欠缺乾淨的飲用水,數以萬計的人(包括小孩)因此生病,甚至死亡。

  萊恩心想,這太離譜了。在他與父母、兄弟、愛犬同住的房子,愛用多少水都沒有關係。不論是要飲用、洗澡、游泳、澆花,打開水龍頭就有了。現在老師竟然說有孩子因為沒有乾淨的飲用水而死掉,讓人不敢相信。老師還說,有些人為了尋找水源,一天得走二十公里,即使找到了,也可能是又髒又臭的水,根本不知道裡面有什麼東西,哪裡敢喝。

  萊恩起初很驚訝,過了一會兒才能好好想一想。老師告訴大家,只要七十加幣就可以在非洲鑿一口井,讓一個村子與附近的人有乾淨的水可以喝。

  這就對了!萊恩決定向爸媽要這七十元,咻一下(老師剛好姓修),問題就解決了。爸媽一定會贊同他的想法,馬上拿出錢來。

  然而,問題沒有這麼快就解決。

  蘇珊和馬克確實贊同萊恩的想法,但不打算立刻把錢給他。不論萊恩的想法多好,動機多麼無私,這筆錢都要他自己賺。爸媽要讓萊恩做家事賺錢。如果他真的要在非洲鑿井,就必須憑自己的努力證明這一點。


  爸媽不是很確定萊恩是不是做得到,畢竟他只有六歲。他們心想一、兩天當然沒問題,他會努力做家事存錢,甚至可能維持一、兩星期,但最後應該會失去興趣。

   事實卻不是這樣。萊恩很努力做家事。洗窗戶,得二元。吸地板,一元。到祖父母家撿松果,一元。暴風雪後到附近撿樹枝,又多了幾元。如此經過四個月後,萊恩的餅乾盒裡存了七十元銅板,足夠在非洲鑿一口井了。

  但要怎麼把錢送到非洲呢?萊恩的父母詢問了一些人與政府機構後,打聽到一個叫「澆水桶」(WaterCan)的組織,其宗旨是協助貧窮國家享有安全的用水。

  聽起來很適合,萊恩努力追求的夢想眼看就要實現了。一九九八年四月,到了要捐錢那天,萊恩穿上最漂亮的衣服,還打上他最喜歡的蝙蝠俠與小丑的領帶。他抱著餅乾盒坐上車,由媽媽載送到一個小時車程外的渥太華(Ottawa)。


  和「澆水桶」約定的時間是下午,因此萊恩先到媽媽的辦公室等。光是坐著等一個上午太漫長,媽媽的同事就找了些工作給萊恩做。他幫忙削鉛筆、倒垃圾,忙了一個上午,媽媽的上司給他五元,萊恩立刻放入餅乾盒。

  他們到了「澆水桶」辦公室。門打開之前,萊恩最後一次緊握媽媽的手。終於可以慶祝幾個月來的辛苦成果了,萊恩很興奮。

  然而他們聽到的是讓人失望的消息。「澆水桶」的人說,他們很高興萊恩可以捐七十加幣,但這筆錢只夠買一個人工幫浦,鑿一口井的全部花費要兩千加幣。萊恩的心直往下沉。

  「澆水桶」的人說,兩千加幣當然不是小數目,但那七十加幣還是可以發揮作用,萊恩應該感到自豪的,很少孩子能夠像他這樣,現在該回到一般孩子的生活了。

  然而萊恩還不打算放棄。驚訝過後,他說:「沒關係,我再多做一些事就是了。」


  回家的路上,萊恩開始計畫如何賺到足夠的錢鑿井──不過就是多花一些時間罷了。對父母來說,好消息是萊恩會幫忙做很多家事。但要賺到兩千加幣可得花很多年的時間,他遲早會覺得無趣而放棄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萊恩一家並沒有預期會產生擴散效應。不久,一個朋友覺得萊恩很了不起,寫下他的故事投稿到當地報社──描述一個小男孩多麼堅定地存了七十元要為非洲鑿一口井,這個故事引起各種年齡、許多人的注意。畢竟這是一件大家都可以幫忙的好事,善的漣漪逐漸向外擴散。

  開始有人寄來捐款。隔壁城鎮一位叫瑪格麗特的九十歲老婦人寄來二十五元支票。這是萊恩有生以來收到的第一張支票,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,也不知道可以換成現金捐款鑿井。

  又有更多人寄來信件或金錢,原本看似不可能達成的目標,現在有一點點實現的希望了。接著發生了一件讓人感動的事,一個名叫泰勒的五歲男孩在電視上看到萊恩的故事,立刻上樓將他的存錢筒打破,告訴媽媽他要幫忙鑿井。泰勒也開始做家事存錢,甚至賣起檸檬汁。試想,一個五歲的孩子竟然要效法一個七歲的英雄(這時萊恩已七歲)。

  一個叫華特的人也受到萊恩的感動,他剛好在安大略省東部從事鑿井的工作,與萊恩住的地方距離不遠。華特聯絡隸屬同一鑿井協會的同業,決定共同捐一大筆錢給萊恩。

  華特邀請萊恩和家人去參觀。萊恩與華特雖相差六十歲,兩人一見如故。華特帶他看龐大的鑿井設備,萊恩很感興趣,一聊起來發現兩人喜歡的是同一支曲棍球隊,離開前兩人成為好朋友。最後華特交給他一張支票。那口井愈來愈真實了。

  

 

  這個效應繼續擴散。鑿井協會的捐款被報紙報導,引起各組織與學校的注意,大家都想貢獻一份心力,也想和萊恩見面。於是有人邀請萊恩去演說。   什麼?演說……這……好吧。萊恩平常在學校相當文靜,要在一群人面前說話很困難。但如果大家和他一樣,覺得乾淨的水很重要,他覺得就應該去做。

  第一次演說是應邀到兩個小時車程遠的一個小村。萊恩和母親在寒冬下著雪的夜晚開車前往,兩人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瘋了。到了開會的地方,萊恩的母親必須將她的皮箱放倒,好讓萊恩站在上面說話。


  萊恩很緊張,但大家對他的故事都很感興趣,紛紛慷慨解囊。萊恩在心裡告訴自己,我一定做得到,最後果然順利演說完畢。其後萊恩陸續到學校、教會、服務社團演說,到一九九八年底,萊恩已募集足夠的錢可以鑿井。

 

「澆水桶」聯絡加拿大救援醫療組織(Canadian Physicians for Aid and Relief,簡稱CPAR),請他們尋找適當的鑿井地點。萊恩希望能選在學校附近,因此加拿大救援醫療組織選定烏干達艾桂村的安哥拉小學,一九九九年一月萊恩的井完成了。

  但捐款持續湧入。萊恩有機會與加拿大救援醫療組織的烏干達工作人員基卓.希布魯見面。希布魯說烏干達人鑿井都是用一種錐子,類似大型螺絲釘,一次又一次以人工方式鑽入地底再拔出。那裡的天氣很炎熱,這種工作很辛苦,通常要十幾個人工作一週才能鑿出一口井。最理想的方法是使用電動鑽孔機,可以放在卡車後面載來載去,但費用高達兩萬五千美元。


  萊恩的腦中從此烙印著一個畫面:一套鑽井工具遊走非洲每個村莊。萊恩相信可以做到的,因為這時候他相信任何事都可能發生。


  萊恩的事漸漸傳開,他的同學都很想參與。萊恩的老師琳.狄勒博(Lynn Dillabaugh)也想幫忙,最後決定讓班上同學和烏干達安哥拉小學的孩子結為筆友。一九九九年一月,萊恩和同學寫信給新筆友,全班的信包在一起,寄到半個地球外的烏干達。然後大家開始等待,等了又等。



  到了六月,他們終於收到來自烏干達的信。萊恩興奮地打開分配給他的筆友寫來的信。


  萊恩和吉米開始經常通信。其後一年,兩人在信中詢問對方的家是什麼樣子(萊恩在信中說:「用草做的房子一定很涼快」)、吃什麼樣的食物、喜歡哪一種運動。萊恩從來沒想到有一天能和吉米見面,更沒想到能見到他的井。



  奇怪的事不斷發生。不認識的人聽到萊恩的故事後繼續寄錢來,於是有更著名的報紙做更詳細的報導。輕便型電動鑽孔機的夢想愈來愈可能實現。相關人士上電視接受訪問,這件事引起許多人討論,漣漪不斷向外擴散,還有更多人想要付出。


  真的能買電動鑽孔機去鑿更多井嗎?烏干達到底有多遠?


 


 



(本單元內容出自於張老師文化出版之《萊恩的願井》一書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米和小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